我全程见证了地图生成: 跟随测绘队员体验一线测绘工作
来源: | 作者:ganlin | 发布时间: 2016-08-09 | 1852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  第二天一早,我来到测绘队员居住的地方,跟进后续工作。测绘人员要把昨天调绘和测量的劳动成果,一点不落地添加到内业提供的底图上。

       推开门,一股潮气扑面而来,狭小老旧的旅馆房间里挤满了床,最大的空间留给了摆放计算机的两张桌子,张师傅和杨磊等队员正在用桌上的电脑绘图。

       张师傅把底图摊开,低头看了一眼图上的一座房屋影像,上面还有他昨天写下的“砖”字,代表着这是座砖房。他从计算机系统里拖动出一个长方形,覆盖到底图的房屋影像上。

       “这个工序要格外仔细。”张师傅指着屏幕说,“比如,长方形代表实际房屋面积,它却不能完全覆盖住图上的房子影像。因为影像拍的是房檐,房檐遮住了房角,但根据房角计算的房屋面积才是真实的。”

       我听完恍然大悟:原来绘图要求这么精确,连屋檐遮挡引起的计算误差也不放过。

       我留意到,师傅们的手都非常快,但又很耐心,总是一寸一寸地在底图上排查每一个角落。为了能够尽早交工,他们白天外业回来后,还常常加班到凌晨,完成这道工序。

       最后,李德兵对全部修改过的底图进行把关检查,得到作业成品。至此,一张地形图就完成了。

       但我的疑问又来了:公众看到的地图可不是这样子——从一张复杂专业的地形图到公众能够看懂的行政区划图、旅游图等,还要经历怎样的过程?

       我又回到成都的二院总部寻找答案。

       文副院长带我来到地图制图中心,一张张为人们熟悉的地图整齐地铺在桌子上。

       “从地形图到地图,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,去要素、加要素和重新美工。”李维庆副总工程师一边介绍,一边在电脑上打开了一张拥有全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图。这张图很像我看到的地形图,就是密密麻麻全是数字和标记,根本看不清楚。